健康資訊

吃蛋補蛋白質 4種蛋最好別狂吃

雞蛋又有「完全營養品」的美譽,富含蛋白質、豐富胺基酸,不僅是許多專家必吃的增肌、抗老食材。但若要吃得更健康,雞蛋的吃法也有影響,以下4種雞蛋料理或食用方式,可能無形中也吃下了大量油脂、鹽分、甚至是細菌!

1.滷太久的滷蛋、茶葉蛋

滷到入味的滷蛋最好吃下飯了,不過也不建議滷製的時間過長喔!蛋白質滷煮超過2小時,會產生氧化膽固醇,影響心臟、血管健康。吃茶葉蛋時,不妨挑選顏色較白,放上層的茶葉蛋,而非在鍋底久滷的深色茶葉蛋。

2.半生不熟的糖心蛋、溫泉蛋

沒有徹底煮熟的雞蛋,容易有沙門氏菌等細菌汙染。建議若是「免疫力低下、小孩、長輩、慢性病、以及腸躁症患者」,雞蛋最好吃全熟的。

3.過度油煎、油用太多的炸蛋或煎蛋

煎蛋時喜歡加入大量沙拉油又開大火,讓雞蛋變「恰恰」脆脆的嗎?高溫油煎容易讓膽固醇氧化,這些不良物質進到體內後,相對較容易引起血管發炎。

4.鹹蛋或皮蛋等加工製品,不建議吃太多

皮蛋、鹹蛋是典型的台灣食物,適量食用當然健康無礙,卻不適合天天都大吃特吃,因為皮蛋和鹹蛋都屬於加工食品,鈉含量相對較高。

總體來說,雞蛋當然是很健康的食材,只要留意烹調方式、選對食材,注意油脂攝取、料理時煮熟消滅細菌,就能吃進滿滿的健康益處!

每天至少吃3~4顆蛋,當作增肌、健骨、預防失智症的手段!

回上頁